爱读笔趣阁 > 代周 > 第一百二十二章

第一百二十二章

作者:八无和尚 返回目录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
一秒记住【爱读笔趣阁 www.adbqg.com】,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! 笔趣阁www.adbqg.com,最快更新代周最新章节!

徐世铭说:“孙相此言差矣,冯道事辽不假,但孙相应该听闻冯道奉命赴辽,而执意南归之事吧?”
    
    百里无忌有了兴趣,说:“徐相说说,是怎么回事?”
    
    徐世铭开始叙述冯道的轶事。
    
    先说了个趣事。冯道为相时,曾使人读《老子》,自己躺在床上听,那人开卷后,发现书中第一句中“道”字犯相公讳,于是将“道可道,非常道。”读成了:“不可说可不可说,非常不可说。”
    
    当年石敬塘向契丹称儿,每年都要向契丹进贡,这一年,石敬塘命冯道出使辽国行礼,表示对父皇帝的尊敬。
    
    冯道毫不犹豫地领命说,陛下受北朝恩,臣受陛下恩,有何不可。
    
    当时,冯道并没有参预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的卖国勾当,他说这样的话,只是他滑稽多智,浮沉取容的一贯本色。
    
    因为石敬瑭为了取悦于契丹,认为只有冯道才能充当使者,已经下令说出了“此行非卿不可”的话。虽然还说了“卿官崇德重,不可深入沙漠”,只是假惺惺表示关怀。
    
    老于世故的冯道自然明白自己的处境,索性表示得心甘情愿。
    
    到了辽国后,耶律德光曾派人劝冯道留下,冯道回答说:“南朝为子,北朝为父,两朝皆为臣,岂有分别哉!”话说得很漂亮,实际还是不愿留在契丹。
    
    冯道把契丹的赏赐全部卖掉,得来的钱都用来买柴炭,四下对人说:“北方严寒,老年人受不了,只能备着。”似乎作了在北方长住的打算。
    
    当耶律德光同意他南返时,冯道又三次上表要求留下,被耶律德光拒绝后还拖了一个多月才上路,而且在路上边行边歇,磨磨蹭蹭了两个月才出契丹边境。
    
    随身左右不理解。问他:“别人能够活着回去,恨不得长上翅膀,你为什么要慢慢走。”
    
    冯道说:“你走得再快,对方的快马一个晚上就追上了。逃得了吗?慢慢走倒可以让他们不了解我的真意。”可见他表面上的恭顺只是一种韬晦的手段。
    
    百里无忌听完,对冯道有了个大概的了解。
    
    见徐世铭、孙光宪两相对立,争执不清,百里无忌笑道:“二位不必再争,至于如何安排,见见他,听听冯道自己的意思不就成了?”
    
    于是,如冯道进见。
    
    稍息之后,冯道进来。
    
    马上拜到在地,口中大呼:“臣拜见陛下。”
    
    百里无忌闻言一愕。问道:“本王只是个藩国之王,怎能称为陛下?”
    
    冯道依旧低头答道:“南唐称帝多年,您不费吹灰之力就取了南唐、吴越之地,怎么不能称陛下。”
    
    百里无忌听了徐世铭的介绍,对这老头的胡言乱语有了一定免疫力。
    
    摆摆手道:“老先生不可胡言乱语。起来说话。”
    
    冯道方才起身道:“臣遵命。”
    
    “老先生此来,究竟所为何事?”
    
    “臣此次南下,专为投奔大王而来。”
    
    “你在汉朝已经被封太师,为何来投奔楚国?”
    
    “回禀大王,臣一生任过六任丞相,也任过太傅、太师、中书令,经历十帝。前后合计不过三十一年。臣累了,想投奔大王以安享晚年。”
    
    百里无忌闻言奇道:“老先生此话何意?你又怎会认为投奔楚国可以安享晚年?”
    
    “大王起于小小巴东,占庆州为根基,图谋南楚,至如今灭南唐、吴越,平定吴朝。臣一路观望,如日后天下一统,舍大王其谁?契丹残暴,占据中原而不能治,故只能北返。刘汉起于兵乱。虽有军力,却全无根基,如今高祖一死,其子昏聩,无法内平藩乱,外抗契丹,只是苟延残喘而已。如此,臣不投奔大王,还能投奔谁?”
    
    百里无忌继续问道:“听闻老先生此来带有一个车队的古籍,不知道是为何物?”
    
    “回禀大王,此乃臣一生心血,自唐长兴三年,臣报皇帝批准,由尚书屯田员外郎田敏等人任详勘官,李鹗、朱延熙等书写,依唐刻《开成石经》,并和经注合刊,开雕“九经”,《易》、《书》、《诗》、《春秋左氏传》、《春秋公羊传》、《春秋谷梁传》、《周礼》、《仪礼》和《礼记》,同时刊刻的还有唐代张参撰《五经文字》、玄度撰《九经字样》等书。皆以端楷书写,能匠刊刻,如今已经完成七成,臣投奔大王,正是想在大王的庇护下完成这一盛举。还请大王成全。”
    
    唐长兴三年(公元932年),当时是唐明宗李嗣源在位。
    
    百里无忌听懂了,这老头是不想让这经十五年之久的心血毁于战火之中。这让百里无忌开始高看冯道此人了,虽然他阿谀奉承,又曾经事辽,犯了百里无忌的忌讳,但这不影响他做出的贡献,为后代保留文化的传承,单就这一条,百里无忌都愿意拜他为相。
    
    “老先生有心了,本王允了此请,不知老先生欲官居何职,请明说,本王一定准你就是。”
    
    冯道眯起眼,看了看徐世铭,又看了看孙光宪,笑道:“大王盛情,臣愧领了,但臣年事已高,无足够的心力为大王谋。听闻大王在潭州、金陵都设有学府,臣向往多年,若大王不嫌弃臣年老体衰,便请大王赏赐臣去学府谋一差事。”
    
    百里无忌暗骂一声老滑头,这老头与徐世铭的品性有一拼。一席话之后,百里无忌心中已经不自觉地将冯道与徐世铭相提并论。
    
    明显是欲进还退之策,却让他说的如此煽情。
    
    楚国二相皆在眼前,他自然不好意思当面抢人饭碗。
    
    百里无忌哈哈一笑,说:“老先生不必谦虚,本王允你所请。”
    
    于是,任冯道为参知政事兼任金陵学府院令,准许其不用每日进见商议国事。
    
    徐世铭、孙光宪皆无异议。
    
    ……。
    
    丰臣仕旭正在自责、自省,丰臣守仁在一边监督。
    
    因为丰臣仕旭犯了错误,严重的错误,后患无穷的错误。
    
    当然,怎么样的后患无穷他们还不知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