爱读笔趣阁 > 九一之小作家 > 第71章 天下英雄,唯使君与滟耳

第71章 天下英雄,唯使君与滟耳

作者:康帕乌斯 返回目录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
一秒记住【爱读笔趣阁 www.adbqg.com】,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! 笔趣阁www.adbqg.com,最快更新九一之小作家最新章节!

于是,在两人“各怀鬼胎”的共同努力下,生日约会变成了“工作餐”。
    
    杨子建与汪滟谈着橡树社刊排版、与校印刷厂交涉、对外发行之类的工作。社刊封面设计已经完成,一棵素描的橡树,顶处是林老师提写的“橡树”书法,右下角是两位指导老师、两位主编、全体社员二十三名编委,左下角是“编者按”等内容。
    
    非常简洁,十五页加封面也就八张纸,非常薄,印数预计一百二十份,除了社员人手一份,就是全校各班一份,所有语文老师各一份,校长办、教务室、图书馆、学生会等各部门一份,再就是全市各所中学、所有报刊都寄一份……
    
    “一百二十份够吗?”汪滟才发现,要办好社刊挺麻烦的。
    
    杨子建敲着勺子道:“够了。不必印太多,我们现在只有二百块经费,省着点吧。而且,编排就让张怡敏来负责,她初中就办过校刊,发行也让多些社员去做,咱们只要发布命令就行了。”
    
    汪滟眼珠一转道:“要不我们给工行也写篇报道,我妈妈会批五百块,比我的穷爸爸强多了。”
    
    杨子建苦笑道:“拜托,橡树文学社可不能变成你们汪家的文学社,工行报道以后再说。下一期准备报道孟云的嘉福煤矿和林逸的家乡,叫什么村来着。”
    
    汪滟有专门记录,记忆较深,回应道:“青峰村,种水蜜桃。”
    
    “水蜜桃啊!”杨子建摸着下巴,有些犹豫。
    
    “怎么了?”汪滟不解地问道。
    
    杨子建为难道:“报道当然可以,但可能会对青峰村不利。你是不知道,农民伯伯虽然聪明勤劳,但目光浅短,干什么事都喜欢一窝锋而上,如果其它村的村支书看到青锋村种水蜜桃发财了,马上就会模仿,鼓动本村村民都去种植,然后南剑市会在几年内市场饱和,供大于求,水蜜桃会很快卖不出去,桃贱伤农!”
    
    见汪滟对农村情况不太了解,他进一步解释道:“农村自实行联产承包后,允许开发自留山、自留地,南剑山多,因此到处开发果山果园。从八十年代开始,南剑市大量农民种植桔子、芦柑,都是一窝蜂而上,现在很多地方的桔子芦柑卖不掉,挂在树上烂掉,很多投入血本无归。我家就有十几亩,每年暑假去桔山锄草简直就是噩梦。现在青峰山转种桃树发财的报道一出来,其它村子肯定模仿。”
    
    汪滟有些佩服地望着杨子建,没想到他思考问题这么深,但又觉得有些疑惑道:“那林逸怎么还想报道,而且昨天还跟我讲,他父亲已经同意了,只要报道出来,会给两百块的赞助金?”
    
    杨子建摊开手道:“林逸父亲是村支书,他需要政绩啊。而且,这水蜜桃种植也瞒不了多久,大家都是乡里乡亲的,这个村发财了,隔壁村子马上就会跟上了,乡政府也会写入总结报告里,甚至在全镇进行表彰和推广。”
    
    汪滟有些迷茫了,她一直呆在由家庭和学校包围的象牙塔里,根本不知道社会会如此复杂,只要不犯法,好坏善恶根本就没标准,每个人都有私心,这种无序的私心,往往轻而易举地毁掉一种行业。
    
    那么,橡树文学社也算是其中一个帮凶了?
    
    杨子建见她黛眉紧蹙,有点钻牛角尖,立即劝解笑道:“喂,你也别担这份闲心了,咱们是学生,《三国演义》不是说过,天下大势永分必合久合必分,这是由一个个意愿形成的大势,我们决定不了。反正林逸不是想报道吗,到时派两个‘小通讯员’,跟林逸回家采访一下,拿回资料就行了。”
    
    要是到了九五、九六年,无数下岗工人彷徨无依的时候,社会治安大乱,那场景才叫恐怖,不过,那时自己和汪滟已经在鹭岛上大学了吧!
    
    两人边吃饭边聊天,南风咖啡屋里回荡着一支悠扬的贝多芬《月光曲》。
    
    吃完饭时,已经一点多了,杨子建又蹬上自行车,后面载着汪滟,两人迎着下午的炙热的阳光,从城北新区赶回城西的南剑一中。
    
    不过,汪滟内心莫名地怀着一丝哀愁无助,想想人世无常,农村伯伯刚刚欢天喜地丰收庆贺,转眼就要因为到处丰产而血本无归,欲哭无泪,身徒四壁,就像杨子建的家庭一样。
    
    然后她在想,杨子建为什么会写文章老是这么忧伤呢,那是因为他来自社会底层,对农民生计的艰辛非常了解,同时他家就是这样一个受害者,而且,她连生日都没邀请杨子建到家里做客,这不就是“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”吗?
    
    她突然猛地用额头顶了杨子建的背部。
    
    “怎么啦?”杨子建吃痛,侧头问道。
    
    汪滟将俏脸贴在杨子建结实的后背,闻着满是洗衣肥皂味和汗水味的校衣,大声喊道:“对不起,林逸的报道,我们还是不接了吧!”
    
    杨子建听了一惊,车头乱摆,差点撞在路边的一棵樟树上。
    
    他刹车,把自行车停在树边,脚踏在人行道上,转头对汪滟道:“是我该说对不起,不该提起那些事。其实芦柑、水蜜桃的危机要解决并不太难,就是扩展销路,把水果卖远一点,只是受限我们闽省道路交通不方便,物流成本太高,只能走铁路,再卖到沿海或者内陆省份,只要销路一打开,农民伯伯收入就能提升了,不过,这需要市政府部门去做推销员了。”
    
    汪滟眼睛一亮道:“那我们可以针对这个问题,写一篇报道,向政府建言,这不是更有意义吗?”
    
    杨子建心想事情哪有那么简直,不过仍顺着她的话宽慰道:“你说得很对。青年报的楚女编辑,向来喜欢大胆尖锐的报道,到时直接投给她就行了,而且她爸爸是副市长,虽然分管的是工业,却是常委,说话一言九鼎。”
    
    汪滟心结解开了,顿时意气纷发,拍打着车座,大声娇喝道:“驾驾,快跑!今天下英雄,唯使君与滟耳。”